疫情下的農村廁改:超2000億市場后勁待發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廁所革命被置于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并從戰略上進行了部署,凸顯了這一工程的重大意義。
疫情當前,啃下“農村廁改”這塊“硬骨頭”刻不容緩。
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確保年內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城近郊區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如期完成農村廁所改造。” 上述目標源于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
廁所雖小,民生事大。在介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時,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何斌進一步指出,關鍵是要見長效,全面落實農村保潔制度,確保垃圾有人清、廁所有人管、污水不亂倒。對于公共廁所也要加強日常保潔,適當增加消毒次數,加強廁所糞污的管控。加強農村廁所糞污的處理管控,不隨意排放,杜絕上游排污下游洗菜等現象,減少糞口傳播隱患。
對美麗鄉村而言,廁所作為最基本的硬件設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與此同時,廁所衛生一直是農村建設的短板。相比城市,農村的條件較差,有的地方還在用旱廁所。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缺水、高寒的地區在農村廁所革命的技術上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廁所革命,革的不僅是臟亂差的旱廁,而是要徹底改變舊的生活方式和落后的衛生習慣。
“推進廁所革命不僅是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有效預防疾病傳播的一個重要措施。”何斌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得隨意傾倒或直接排放糞污,未經處理或處理后達不到無害化要求的糞污不得還田。對已建或擬建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村莊,采用集中納管模式,將包括廁所糞污在內的農戶生活污水全部排入集中收集管網,由村莊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
當前廁所革命的重點是加強農村廁所的日常管理,引導加強廁所的清掃。對于農村主干道、小廣場這些公共區域的衛生,要及時清掃轉運,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做到不漏掃、不斷檔。生活垃圾應定點堆放,有條件的地區最好能夠做到日產日清,無法及時清運的也要封閉管理,如果具備一定條件要及時進行消毒。尤其在防疫和控制期間,應避免不必要的傾倒和運輸。
兩年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首次將“廁所革命”上升至國家層面。1年后,中央預算內投資30億元支持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財政投入70億元用于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而就在幾天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再次強調,要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另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到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0%,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實施廁所革命,自來水普及率達83%、加裝農村污水設施等。另據公開資料,全國已完成改廁1000多萬戶,其中6成完成了無害化改造,全國改廁率超過56%。2019年上半年新開工改造農村戶廁1000多萬戶。
而在業界看來,做好農村廁所革命工作,還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好字當頭、質量優先,分類推進農村戶用廁所的改造。重點管護一體化設備預處理單元的格柵井、沉砂池、調節池和生物處理單元的曝氣泵、生物菌劑、攪拌設備、消毒設備以及后處理單元的沉淀池、清水池,檢查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繼續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實施好財政獎補政策,強化技術支撐,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國內券商測算,假設對全國1億戶農戶進行廁所化糞池及凈化池的改造,預計單戶投資2000元,整體市場空間將超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