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抓好農業源生活源水污染治理
找準問題癥結,才能精準施策。從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十年間,我國水污染治理成效顯現,但仍存在農業源、生活源對水污染物排放貢獻較大、無組織排放或面源排放導致治理和監管難度大等問題。
“二污普”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分別為2143.98萬噸和96.34萬噸,其中,工業源排放占比分別為4.24%和4.62%,農業源排放占比分別為49.77%和22.44%,生活源排放占比分別為45.87%和72.57%。這組數據反映出農業源、生活源對水污染物排放的貢獻之大,也反映出我國工業廢水污染排放控制取得了明顯成效。
十年間,我國工業企業廢水治理能力有很大提升,減少了水污染物的排放,但同時也使得農業源、生活源污染排放問題凸顯。數據顯示,“二污普”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設施數量和處理總能力,分別是“一污普”的2.4倍和1.3倍,化學需氧量、氨氮去除率分別提升18%和12%。相比“一污普”,重點行業排放強度下降明顯,造紙制漿、銅鉛鋅冶煉、皮革鞣制和焦化幾個行業的產品產量雖然分別增加61%、89%、7%和30%,但是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減少。其中造紙制漿、皮革鞣制和焦化行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84%、80%和91%。單位產品排放強度下降,得益于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強對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環境監管,也得益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其實與“一污普”相比,我國農業源、生活源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也有很大進展。比如,農業源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水直接排放的比例由50%降低到10%,化學需氧量單位豬當量排放強度降低57%。十年間,糧食產量從5億噸增加到6.6億噸,農業領域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可以說,農業的產量越來越高了,排放的污染越來越少了,綠色的底色越來越亮了。
但我們也要看到,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源污染仍然是水污染治理中的短板。對于農業源來說,水資源投入仍處于高位,直接帶來了較大的排放量。分析用水結構發現,2017年我國用水總量逾6040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占比達62%;同時,還有6022萬噸的化肥施用量和250萬噸的農藥使用量,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大量副產品——水污染物排放,而且農業廢水很大一部分屬于無處理排放。我國農業綠色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生態環境不欠新賬、逐步還舊賬的壓力依然很大,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
對于生活源來說,與“一污普”相比,“二污普”時期我國人口增加了6879萬人,城鎮化率由45.89%增至58.52%,加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需求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大,成為農業外第二大排放源。目前,在一些地方,部分污水處理廠存在超標排放、偷排偷放等現象;還有的地方在城鎮化過程中,忽視了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的建設,生活污水收集設施和處理能力相對滯后,污水直排外環境的問題突出。
無論是農業源還是生活源,由于污染源涉及的主體多,而且不同于過去傳統的集中排放,這些領域很多是無組織排放或面源排放,還面臨著治理難度大、監管難度大等挑戰。
影響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問題既已摸清,下一步就要精準治理,抓住農業源、生活源這兩個重要領域,認真分析造成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水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原因,提高污染治理措施的針對性,集中力量解決問題。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要把農業的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現在,浙江、海南、安徽開展了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建設,全國創建了80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強化了示范引領作用。各地要借鑒示范區經驗,根據自身情況科學施策,改善農業種植結構,采用節水的灌溉方式,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幫農民找到既能節約成本又能增產的方式,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產生。
生活源涉及主體多,規范管理很重要。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管控,確保處理后達標排放。規劃新(擴)建項目嚴格執行排污許可制度,在環境容量約束下實施資源科學開發與利用。加快城市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提高設施負荷水平,補齊配套管網建設的短板。農村地區則要因地制宜,根據村莊發展規劃、人口規模、經濟水平等,建設可行的、適宜的農村污水治理系統。
農業源、生活源水污染治理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方面,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要精準治污,補齊短板,杜絕生態環境欠新賬,逐步還舊賬,努力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愿景。